人行天橋是行人過街的一種重要設施,它能夠將人們步行交通與機動車、非機動車交通有效分離開來,從而緩解城市道路 交通擁堵問題,保障行人過街的安全,提高人們出行的效率。文章通過交通調查城市人行天橋的配置選型,結合行人的過街行為和心 理特征分析,采用統計分析方法探討城市人行天橋對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影響,發現城市人行天橋在道路交通運營中存在利用率低下、 配置不合理、服務水平差等問題。因此,應該合理規劃城市人行天橋的選址,人性化設計人行天橋結構,提高人行天橋的利用率、便捷 性和舒適度,從而滿足人們步行交通的需要,發揮人行天橋作為城市道路交通過街設施應有的作用。
衣、食、住、行”是人們基本的生活需要,隨著我國城 市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,人們出行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 化。但是,基于人們生活、工作的不同需要,步行仍然是人 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。

在我國城市道路交通活動中,每天仍然有許多道路交 通存在機動車、非機動車及行人混行的情形,這樣對于人 們采取步行方式出行時就容易出現交通安全問題,特別是 行人過街時容易造成行人與機動車之間的沖突,不僅會導 致交通事故的發生,還會對城市道路交通流造成干擾,影 響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。盛時,就需要通過人行天橋這樣 的行人過街設施為人們步行過街提供安全的通道,減少步 行交通造成的安全問題,同時也能夠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 通行效率。但是,目前在我國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過程中, 人行天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們步行過街的安全 問題,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。因此,本文以 蚌埠市為例,對城市人行天橋進行實地調查,分析人行天 橋對城市道路交通的影響,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。
1城市人行天橋存在的問題
1.1行人過街的行為特征行人作為交通的主要參與 者,其出行行為直接影響人行天橋的配置選型,因此,分析 行人的過街行為特征是研究人行天橋對道路交通影響的 基礎。行人過街特征主要表現在行人的步行速度、過街的 最長忍耐時間與繞行距離等方面。
1.1.1行人步行速度通過城市實地交通調査,如表1 所示,人們過街的步行速度比在人行道上的步行速度要高 一些,原因是行人在過街時希望盡快通過道路交通的危險 區域因而較快速度行走。
表1蚌埠市行人過街實測步行速度(m/s)
|
分類 |
老年人 |
中年人 |
青年人 |
|||
|
男 |
女 |
男 |
女 |
男 |
女 |
|
|
非二次過街速度 |
0.330 |
0.325 |
0.379 |
0.322 |
0.394 |
0,369 |
|
二次過街速度 |
0.130 |
0.195 |
0.227 |
0.193 |
0.173 |
0.212 |
從表1可以看出,行人過街步行速度比在人行道上的 步行速度高,但兩者之間具有相似的特點:老年人的速度 較慢,男性速度比女性速度高。
1.1.2行人過街等候時間行人過街時通常需要一個 等待時間來等候機動車流中可穿越空當的出現。行人對待 等候時間通常有個忍受時間限度,超過這個時間,就有人 選擇冒險穿越。可等待時間范圍分布很廣,因為年齡、性 別、性格的不同,行人的可等待時間就有所不同。隨著年齡 的增加,可等待時間也在增加。老年人的可等待時間最長, 可能是老年人的行動遲緩,反應比較遲鈍,所以在等待時 間上的可忍受的范圍更廣。觀測表明,可等待時間超過40 秒時,行人達到忍耐限度,所以穿過人行橫道的可等待時 間容許限度取40秒為宜。
1.1.3行人違規的相關因素我國人們在城市道路出 行的過程中常常會違反交通規章,這在行人過街時也屢見 不鮮,如表2所示。
表2蚌埠市行人過街違規情況
|
性別/年齡段 |
男 |
女 |
老年人 |
中年人 |
青年人 |
|
違規率(%) |
40.0 |
31.7 |
29.4 |
41.1 |
25.9 |
從表2可以看出,男性過街違規率較女性高,中年人 的過街違規率最高。這說明男性較女性來說,性格更加急 躁,交通安全的意識也比較低。而老年人的行動較遲緩,過 街時更謹慎,青年人受教育的程度較高,交通安全的意識 較高。同時在問卷調查過程中發現,行人過街時之所以違 反交通規章,甚至在有人行天橋路段也橫穿馬路,這是由 于從眾心理造成的情況。
1.1.4最長忍受繞行距離在城市道路上設置人行天 橋是為了方便行人更加安全有效地通過道路。但是,如果 人行天橋的設置不合理、間距過大或位置偏遠,就會導致 人們在過街時難以接受過長的繞行距離而寧愿選擇冒著 安全的危險橫穿馬路,此時人行天橋的配置也就失去了意 義。因此,在城市道路配置人行天橋時要做好行人選擇人 行天橋所能夠忍受的最長繞行距離的調查,如表3所示。
表3蚌埠市行人選擇人行天橋過街所能忍受的最長繞行
|
距離(m) |
50以下 |
50-100 |
100-150 |
150-200 |
無所謂 |
|
比例(%) |
29.6 |
31.6 |
19.0 |
9.7 |
10.1 |
從表3可知,蚌埠市大多數行人在選擇人行天橋過街 時最長的忍受繞行距離在100米之下。在調查中有些行人 表示人行天橋如果設置的距離較遠,就會選擇穿越欄桿或 直接穿過道路等違規行為。
1.2城市人行天橋在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 蚌埠市人行天橋的調查和上述行人特征分析,目前人行天 橋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:
1.2.1人行天橋配置不合理在城市道路交通中,人 行天橋選擇的位置偏離人們出行的聚集點,人們過街出行 量大的路段沒有設置人行天橋,反而在人們過街出行量少 的路段設置人行天橋,導致行人難以忍受過長的繞行距離 過街,于是就常常出現行人翻越護欄穿越道路。這樣,人行 天橋的利用率就比較低,造成道路交通資源浪費。
1.2.2平面過街設施過于密集,而人行天橋過少在 調查中發現,在我國城市中不僅人行天橋配置不合理,而 且在道路交通中相對于平面過街設施來說太少,這就造成 平面過街設施非常密集。平面過街設施難以有效地隔離行 人和機動車輛,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,人們常常選擇冒險 穿越,造成行人與機動車輛發生交通沖突,甚至導致交通 事故的發生。
1.2.3人行天橋的結構缺乏人性化 在調查中發現, 有的路段設置了人行天橋方便行人過街,但是人行天橋比 較陡峭,行人上下天橋比較困難。而且有的人行天橋架構 距離很長,使得人們在人行天橋上過街時行走距離過長, 于是很多行人就不選擇通過人行天橋來過街了。并且,有 的靠近商業區的路段設置人行天橋時,也沒有按照行人過 街需求安裝電梯,使得很多行人在購物比較疲勞的情況下 不愿通過人行天橋過街。另外,對于利用人行天橋過街的 一些特定人群:老人,小孩,孕婦等需要設置適合老年人和 殘疾人使用的坡道,但在調查中發現并沒有相應的坡道。
1.2.4人行天橋服務水平較低人行天橋不僅能夠供 人們安全過街,而且也能夠為城市道路形成一道亮麗的景 觀。但是,在調查中發現人行天橋的服務水平很低,無人管 理,導致許多人行天橋臟、亂、差,有很多小商販在人行天 橋上擺攤,使得人行天橋通行能力更低,因而,也就很少有 行人選擇人行天橋來過街通行了。
2改善城市人行天橋交通的建議和措施
2.1合理配置人行天橋,提高人行天橋交通的便捷 性人行天橋作為重要的過街設施能否發揮其效能,關鍵 在于其能否滿足行人過街的便捷程度,因此,在配置人行 天橋時,應該通過城市道路的交通量調查,通盤考慮行人 源范圍內的人流,減少人們利用人行天橋的繞行距離,合 理配置人行天橋。
2.2從適應性原則出發,協調設置行人過街設施在 城市道路規劃建設過程中,要從適應性原則出發,正確預 測道路網中各個等級道路的交通量,合理安排行人過街設 施。不能使得行人過街量大的路段或交叉口不設置人行天 橋,而設置平面過街設施。同時,還要考慮行人過街的心理 特征,協調設置行人過街設施。
2.3人性化設計人行天橋的結構合理選擇人行天橋 的型式,減少行人在人行天橋上的行走距離,降低有些路 段人行天橋的坡度,按照路段或交叉□行人過街量來適當 配置自動扶梯,加強人行天橋的人性化設計。
2.4加強人行天橋的管理,提高人行天橋的服務水平 對于人行天橋的管理,需要加強行人的交通宣傳,嚴厲打 擊在人行天橋上亂擺亂占的行為,懲罰在人行天橋上亂貼 亂畫、損壞人行天橋的行為,并增加一些天橋上的衛生設 施,如垃圾桶等,提高人行天橋的服務水平。
3結束語
人行天橋能夠分配城市道路交通中行人、機動車輛、 非機動車輛的路權,從而為行人通過城市路段或交叉口提 供安全的過街通道,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。但是,目前 人行天橋在我國城市道路交通中存在很多問題,并沒有完 全發揮人行天橋作為行人安全過街的重要設施的作用。文 章通過對蚌埠市人行天橋的實地調查,提出人行天橋在路 段和交叉口配置、選型、人性化設計、管理等方面的建議, 期望能夠給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規劃提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