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市境內河流水系發達,河流主要歸屬珠江三角洲水系,僅花都區的迎咀河和從化區的潖二河屬北江水系。
廣州市水系資源豐富,水體形態多樣,東北部多以山區河流為主,流域邊界明顯,主要河流有流溪河、白坭河、增江;南部主要為西、北江下游水道和珠江廣州河道匯流交織而成的河網,大小水道、河涌縱橫交錯,水網密布,流域邊界不明顯,主要水道包括珠江廣州河段、陳村水道、市橋水道、沙灣水道和虎門、蕉門、洪奇瀝三大入海口門等。根據廣州市河流水系特征,結合目前行政區域的劃分,將市內河流水系劃分為9 個流域片區。分別為珠江廣州河段流域片區、流溪河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2300km2)、石井河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89.67km2)、白坭河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為1493 km2)、潖江二河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為320km2)、沙灣水道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481km2)、蕉門水道流域片區(流域面積659km2)、增江流域片區
(流域面積3160km2)、東江北干流流域片區。
廣州市區河道屬感潮河道,汛期既受來自流溪河、北江及西江的洪水影響,又受東江洪水的頂托,更受到來自伶仃洋的潮汐影響,洪潮混雜,流態復雜。特別是海珠區和荔灣區的河 涌,縱橫交錯,自成河網,多數河涌兩頭與珠江相連,水流可雙向流動,更增加了流態的復雜性。
全市共有河流、河涌1368條,主干河長5092km。其中30條為骨干河流,總長775km; 1338條為城市內河涌,總長4317km。其中集水面積在100km2 以上的河流有22 條,老8 區共有主要河涌231 條;全市水域面積達7.44 萬hm2,約占全市土地面積的10%。全市水庫368
座,總庫容10.55億m³ ,其中流溪河水庫大型水庫1宗,黃龍帶水庫等中型水庫16宗,小型水庫351宗。全市主要雨洪調蓄區有東山湖、荔灣湖、麓湖、流花湖、白云湖、海珠湖、花都
湖、荔湖、金山湖、大學城中心湖、黃埔鳳凰湖、云嶺湖等12宗,總水面面積約684.4萬m2。全市已建雨洪調蓄濕地有天河大觀濕地、花都濕地、海珠濕地、番禺草河濕地、貝崗濕地、赤坎濕地、海鷗島濕地、南沙濱海濕地等8宗,雨洪調蓄濕地水面面積約7700萬m2。
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