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規劃提出至2020年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,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%,森林覆蓋率達到42.5%,林木綠化率達到46%,全市構建七核九片、六廊多帶的生態綠地空間結構,包括建設海鷗島等重要生態島嶼,塑造以主要河流水系為依托的生態廊道,包括構建珠江西航道-洪奇瀝水道生態廊道、東江-獅子洋生態廊道、沙灣水道生態廊道;建設以河流為依托的多條組團隔離帶,如珠江前后航道濱水休閑綠帶。規劃保留2個自然保護區、4個風景名勝區、建設49個森林公園、沿珠江口、珠江、流溪河布局14個濕地公園,規劃將國家 級、省級風景名勝區,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、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等生態公園和使用率較高的現狀綜合公園、專類公園劃定為永久性保護綠地斑塊,共25處。
規劃2020年全市共建綜合公園323個,居住區公園784個,規劃小區游園1120個,帶狀公園957個。城市綠地資源是市民日常活動、緩解城市惹到效應,展現廣州地域特色風貌的重要窗口,為碧道串聯濱水區重要公園綠地和綠地斑塊,打造具有市民休閑活動功能和生態價值的碧道提供基礎。
